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5的文章

一定要知道的18個超實用免費與付費樂譜網站!

本文歡迎分享至各大社群平台。如需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徵得同意。嚴禁修改內文及商業使用。轉載時請務必附上原文連結:《 一定要知道的18個超實用免費與付費樂譜網站! 》。本文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在《 一定要知道的18個超實用免費與付費樂譜網站! 》一文中,我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十八個實用的樂譜資源網站,涵蓋獨奏樂器、室內樂,以及管弦樂團等多元樂譜。最近,本文特別新增了「手稿樂譜」專區,這些珍貴的歷史手稿不僅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更能為音樂學子和演奏家在曲目詮釋、樂譜閱讀及學術研究等方面,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今社會對樂譜版權的重視度日益提升,因此在使用這些免費資源時,請讀者務必尊重並遵守相關的智慧財產權規範,以免觸犯相關法規。本文將持續不定期更新,在此特別感謝音樂平台的讀者們持續提供寶貴的免費樂譜資源,讓我們能夠一同打造更豐富、更完整的音樂資源分享平台! 1. 【 IMSLP→International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 】 IMSLP(國際樂譜圖書館計畫)是國內音樂教師與學生最常使用的免費樂譜資源網站。網站收錄了豐富的器樂與管弦樂分譜、總譜,不僅提供免費下載服務,更系統性地整理了各位作曲家的作品編號、創作年代、出版日期及樂種等重要資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網站同時收錄了大量室內樂作品,其中更包含近十至二十年的現代作品,是所有免費樂譜網站中的首選資源。  我曾撰寫多篇關於 IMSLP 進階功能的文章,包括 如何提升搜尋效率 、如何查找作曲家第一版手稿,以及 其他實用功能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IMSLP 目前已採用會員制度,但非會員在等待幾秒後仍可免費下載樂譜。此外,IMSLP 也推出了 行動版 APP ,讓您即使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也能隨時隨地便利使用這個寶貴的樂譜資源。 閱讀下列有關IMSLP延伸 主題 之文章: 增加IMSLP樂譜搜尋效率的好方法 IMSLP延伸資源全方位指南 你知道IMSLP也有蒐藏大量的音樂家手稿樂譜嗎! 2. 【 Score on line 】 Score on line 是一個多元化的樂譜資源網站,收錄範圍涵蓋鋼琴、吉他、長笛、弦樂四重奏、合唱以及爵士樂等多種類型的樂譜。 雖然整體藏譜量屬中等規模,但精選收錄了眾多經典曲目,...

樂理小知識,系列二

相信有許多學生在接觸 大、小調 (Major, Minor)的 調號(Key Signature)概念時,部分老師或許會直接告訴學生只要背誦升降記號的順序就對了,例如: 升F、C 、 G 、 D 、 A 、 E 、 B,往往沒有深入提及這些順序 出現 的原因。偶爾也聽到身邊不少老師在教同樣的主題時,似乎好像也是叫學生努力 背 順序,把各調號應對調名即可,就算有提一點五度圈的觀念,但也沒有深入說明原由。

樂理知識系列一,French violin clef,必先正名乎

現階段臺灣中文樂理教材已經愈加豐富且多元,教科書及試題更是不計其數。然而較為可惜的是,這些樂理書籍內的音樂名詞,鮮少連同原文一併列出(尤其是早期教材)。雖然部分教材有提供原文,但並不完整。我們都知道現今學習的音樂理論大多源自西方,教師們更應該讓學生認識音樂專有名詞的原文。事實上,有些名詞的意涵可以從原文中清楚理解,甚至能表達出更深層的歷史意義。 在音樂平台的《樂理知識》系列中,我將從「譜號」(clef)這個主題出發,釐清國內樂理教科書在中文名詞翻譯上的諸多疑問。   ▲ 首先,上圖是國外教科書介紹譜號時常用的圖譜範例。我們可以看見大家熟知的G、C、F各類譜號。這裡特別值得觀察的是第一線G譜號的翻譯:「French violin (clef)」。熟讀國內樂理教科書的老師們都知道,書中最常見的翻譯是 「最高音譜記號」 ,這個中文翻譯似乎與「French violin」原文有所出入,埋下一些隱患。 ▲ David Hiley在《新葛洛夫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的「Clef (i)」條目中,清楚整理了各類譜號的名稱,第一線G譜號( g 1)確實標註為「French violin (clef)」。   ▲ 不僅如此,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現已更名為「 樂詞網 」 )也將「French violin clef」翻譯成「 法國式小提琴譜號 」,而非國內樂理教材中所稱的「最高音譜表」。 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音樂類實用資源整理 音樂名詞翻譯電子書,推薦! 超實用第四版音樂名詞翻譯電子書公告 讓我們繼續從新葛洛夫辭典對第一線G譜號的解釋做詳細觀察: 「在十七、十八世紀,法國音樂家偏好使用g1而非g2;庫普蘭(Couperin)在《Le Parnasse ou l'Apothéose de Lully》(1725)中同時使用兩者來區分法國與義大利風格。十八世紀晚期,G譜號普遍被採用於鍵盤樂譜的高音聲部(例如C.P.E.巴赫在1779-81年間創作的三套鍵盤奏鳴曲《für Kenner und Liebhaber》)。這似乎最終導致人們對C譜號的不熟悉,從十九世紀晚期開始,合唱樂譜和歌劇獨唱聲部逐漸以八度G譜號取代。」 想讀原文的音樂班學生可以詳讀此段: 「In the 17th and 18th ce...

你是用旋律訓練音程嗎?

相信考生與音樂老師對音樂班術科 考試的 「聽寫測驗」第一大題不陌生——也就是測驗「音程之 辨認 」(Intervals)。過往我的聽寫老師在訓練此大題時,大部分都使用「名曲」的音高旋律起伏對應不同的「旋律音程」(melodic intervals),幫助學生能快速感受不同音程其音與音之間的距離。 音樂老師、音樂班學生留意好消息! 音樂平台現已上架全新的 國中音樂班「聽寫擬真練習題」 ,內容完全仿真題命題,每份試卷的第一大題即是和聲音程練習,光是五十回的音程習題就多達500題。不僅如此,我也將「單音程」與「複音程」一起附上,方便學生、教師依需求進行練習! 點我下載高清題目範例 。 事實上,音程聽寫有許多訓練方式,不同教師可按照學生的習慣方式做調整訓練: 利用名曲的 「旋律」(音程) 強化學生對樂曲內不同音程距離的印象 直接 訓練音感 ,讓學生辨認兩音的距離 利用 系統化的階段練習 ,從小二、大二、小三⋯⋯度等範圍逐漸累加不同音程度數 或是感受 「和聲音程」 的 「和諧程度」 ,是否兩音之間有「聲響的碰撞」、或是「兩音很協和」等等 上述我例舉了四種方式,相信每位老師都有不同的訓練方法。事實上 利用「耳熟能祥的旋律」來加強旋律音程在國外的教材中不勝枚舉; 在這篇文章要與大家分享每一個度數有哪一些相對應的旋律可以參考, 其曲目源自聽力訓練軟體「Ear Master」中的「 Songs to learn musical intervals 」,希望對音樂班/非音樂班學生有不少幫助。 Interval Ascending Descending Minor 2 nd  Jaws (Theme)  Pink Panther theme  A Hard Days Night (Beatles)  Isn't she lovely (Stevie Wonder)  White Christmas (Irving Berlin)  Chromatic scale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New World Symphony 4th movement (Dvor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