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術科委員會已於官網公告115學年度的視唱考題,考生可下載作為練習參考。本次視唱項目由「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承辦,公告中提到:「自115學年度起,題目將分為『單拍子』、『複拍子』與『無調性』三個類別,並以題庫方式於考試前三個月公布。」
去年公告時,我曾特別提到,其實「唱譜」對於音樂演奏的訓練非常關鍵,因為它涉及多層次的能力,包括:
- 讀譜時需與器樂演奏一樣留意臨時升降記號;
- 感受旋律中升降音的走向與線條,掌握「音樂起伏」;
- 無論是演奏或歌唱,都要有「呼吸」的概念;
- 即使題組僅為單旋律,調性題目中仍蘊含「和聲」概念,可在歌唱時建立和聲方向感;
- 視唱訓練亦能有效提升聽寫能力。
有些學生與老師曾與我討論,若不想僅練習制式題目,希望能透過提升「樂感」來增強音樂能力,我會建議嘗試《Solfège des solfèges》這套教材。這是相當經典的法國訓練系統,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並歌唱調性音樂,是很實用的練習素材。
若要練習「非調性」的內容,也可以選擇荀貝格的聲樂或器樂片段,引導學生在實際作品中感受無調性的聲響結構,並結合音樂史或風格史觀的分析(也就是素養型的學習法!)。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替代直接唱歷屆試題,也能深化理解與表現力。
非常歡迎老師與考生們分享,你們平時是如何進行「唱譜」訓練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