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或許對「法國式小提琴譜號」(第一線G譜號)這個名詞感到陌生。我們可以先回顧「樂理知識系列一,French violin clef,必先正名乎」,文中曾對此譜號的翻譯由來做過說明與背景交代。 昨天我收到國家教育研究院審議委員會的正式回覆信,內容如下:
親愛的馮天彥您好!
關於您提出的問題,回覆如下:
敬啟者: 首先感謝您使用本資訊網。關於您所提疑問,經本院音樂名詞審譯會討論後,回覆如下: 「Clef」譯為「譜號」,其下又可細分為: 高音譜號(treble clef/第二線G譜號) 中音譜號(alto clef/第三線C譜號,常見於中提琴) 低音譜號(bass clef/第四線F譜號) 另外,「C譜號」又包含: 女高音譜號(soprano clef/第一線C譜號) 次中音譜號(tenor clef/第四線C譜號) 若原文為 clef du violin (Fr.),譯為「小提琴譜號 第一線C譜號」。 (筆者按:此處應為第一線「G」譜號,可能為回信時誤植,已再次致信確認。) 僅於法國使用的 French violin clef,為該詞特指之英譯,故中文譯為「法國式小提琴譜號」。 同一詞語常有多種解釋,使用者可依實際情況參酌選用。 ——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敬上
La clef de sol 1re : Jadis utilisée par le violon — par exemple dans la musique française du XVIIe siècle — est de nos jours abandonnée. (第一線G譜號:過去曾用於小提琴演奏——例如在十七世紀的法國音樂中——但現今已不再使用。)
也就是說,「第一線G譜號」確實曾用於十七世紀法國出版的小提琴樂譜中,但現今已不再使用。
這些資料不僅證實了「法國式小提琴譜號」翻譯的準確性,更凸顯出「最高音譜號」這個功能性翻譯無法傳達的重要歷史脈絡。
嚴格來說,國教院的回覆並未直接回應「法國式小提琴譜號」與「最高音譜號」兩種譯法的差異問題。不過,綜合上述資料,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 第一線G譜號並無「最高音譜號」這個正式譯名——國教院的官方資料庫中僅列出「法國式小提琴譜號」這個翻譯;
- 「最高音譜號」這個名稱僅著重於功能性描述——強調在相同線或間的位置上,使用此譜號會產生最高的音高,卻完全忽略了其歷史背景與文化脈絡。
__________
補充說明(2015/08/19) 針對先前回信中提及「第一線C譜號」的疑問,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已再次回覆確認,確為「誤植」。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馮天彥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馮天彥音樂分享平台
圖片出處來源:
https://fr.wikipedia.org/wiki/Clef_(musique)
http://dictionary.onmusic.org/terms/1532-g_clef
資料來源網址: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資料發布日期:2015/08/13;2022、2025更新
補充說明(2015/08/19) 針對先前回信中提及「第一線C譜號」的疑問,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已再次回覆確認,確為「誤植」。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馮天彥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馮天彥音樂分享平台
圖片出處來源:
https://fr.wikipedia.org/wiki/Clef_(musique)
http://dictionary.onmusic.org/terms/1532-g_clef
資料來源網址: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資料發布日期:2015/08/13;2022、2025更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