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臺灣中文樂理教材已經愈加豐富且多元,教科書及試題更是不計其數。然而較為可惜的是,這些樂理書籍內的音樂名詞,鮮少連同原文一併列出(尤其是早期教材)。雖然部分教材有提供原文,但並不完整。我們都知道現今學習的音樂理論大多源自西方,教師們更應該讓學生認識音樂專有名詞的原文。事實上,有些名詞的意涵可以從原文中清楚理解,甚至能表達出更深層的歷史意義。
從上述文字可以明顯瞭解,「法國式小提琴譜號」的由來與十七、十八世紀法語地區音樂家對G譜號的使用習慣有很大的關聯。因此,「最高音譜表」這個翻譯究竟是基於功能性考量的意譯,還是需要重新檢視其與原文「French violin」的對應關係,仍有討論空間。目前我已經致函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審議委員會,希望他們能協助解釋並幫忙校正中譯。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
馮天彥;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現為樂詞網)
圖片出處來源:
Hiley, David. 2001. "Clef (i)".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Kidson, Frank. 1908. The Evolution of Clef Signatures. The Musical Times 49, no. 785 (1 July), pp. 443–44
Cl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ef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資料來源網址:同上。
資料發布日期:2015/07/22;2022、2025更新
▲ 首先,上圖是國外教科書介紹譜號時常用的圖譜範例。我們可以看見大家熟知的G、C、F各類譜號。這裡特別值得觀察的是第一線G譜號的翻譯:「French violin (clef)」。熟讀國內樂理教科書的老師們都知道,書中最常見的翻譯是「最高音譜記號」,這個中文翻譯似乎與「French violin」原文有所出入,埋下一些隱患。
▲ David Hiley在《新葛洛夫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的「Clef (i)」條目中,清楚整理了各類譜號的名稱,第一線G譜號(g1)確實標註為「French violin (clef)」。
讓我們繼續從新葛洛夫辭典對第一線G譜號的解釋做詳細觀察: 「在十七、十八世紀,法國音樂家偏好使用g1而非g2;庫普蘭(Couperin)在《Le Parnasse ou l'Apothéose de Lully》(1725)中同時使用兩者來區分法國與義大利風格。十八世紀晚期,G譜號普遍被採用於鍵盤樂譜的高音聲部(例如C.P.E.巴赫在1779-81年間創作的三套鍵盤奏鳴曲《für Kenner und Liebhaber》)。這似乎最終導致人們對C譜號的不熟悉,從十九世紀晚期開始,合唱樂譜和歌劇獨唱聲部逐漸以八度G譜號取代。」
想讀原文的音樂班學生可以詳讀此段: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the French preferred g1 to g2; Couperin used both to differentiate French and Italian styles in Le Parnasse ou l’Apothéose de Lully(1725). The g clef was adopted generally for the higher staff of keyboard scor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e.g. in C.P.E. Bach’s three sets of keyboard sonatas ‘für Kenner und Liebhaber’, 1779–81). This appears to have resulted eventually in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cclef, which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was gradually replaced in choral scores and opera solo parts by octave g clefs...」
從上述文字可以明顯瞭解,「法國式小提琴譜號」的由來與十七、十八世紀法語地區音樂家對G譜號的使用習慣有很大的關聯。因此,「最高音譜表」這個翻譯究竟是基於功能性考量的意譯,還是需要重新檢視其與原文「French violin」的對應關係,仍有討論空間。目前我已經致函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審議委員會,希望他們能協助解釋並幫忙校正中譯。
____________
2015/08/13:補充
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委員已經開會並提供答覆,若想瞭解詳細答案,請參見「法式小提琴譜號解惑」一文。
2015/08/13:補充
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委員已經開會並提供答覆,若想瞭解詳細答案,請參見「法式小提琴譜號解惑」一文。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
馮天彥;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現為樂詞網)
圖片出處來源:
Hiley, David. 2001. "Clef (i)".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Kidson, Frank. 1908. The Evolution of Clef Signatures. The Musical Times 49, no. 785 (1 July), pp. 443–44
Cl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ef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資料來源網址:同上。
資料發布日期:2015/07/22;2022、2025更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