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音樂史的方式百百種,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有些學生偏好「條列式」背誦法,有些人喜歡將課本畫得五顏六色、每行都是重點,還有人會運用「聯想法」、「房間法」(類似「照相法」)等記憶技巧。
在眾多學習方法中,我滿推薦「心智圖」(Mind Map)這個實用工具。這是我在師培課程上「學習心理學」中接觸到的學習方式,實際運用後發現效果相當好。
心智圖的五大特色
常見心智圖具備以下五個重要特點:
- 圖像化視覺呈現(Visualisation)
- 放射性思考模式(Radiant Thinking)
- 關鍵字技巧(Key words)
- 邏輯分類(BOIs - Basic Ordering Ideas)
- 顏色管理(Colour)
推薦工具:Coggle線上心智圖編輯器
實際應用範例:作曲家韋伯
以作曲家韋伯(C. M. v. Weber, 1786-1826)為例,我們可以將「音樂家」設為中心主題,然後延伸出他的重要作品類別,樂曲種類的彙整可多可少,請自行評估:
- 歌劇(Opera)
- 室內樂(Chamber music)
- 清唱劇(Cantata)
- 歌曲(Songs)
- 管弦樂作品(Orchestra works)
- 鋼琴作品(Piano works)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可以嘗試用心智圖來整理各種音樂史內容,包含中國音樂史、臺灣音樂史、世界音樂常識等。希望這篇介紹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馮天彥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馮天彥音樂分享平台
圖片出處來源:https://coggle.it/官網截圖;範例圖片,馮天彥繪製
資料來源網址:https://coggle.it/官網
資料引用日期:2015/06/1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