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想與大家分享兩個我在教學中重視的學習策略:「心智圖學習法」以及「師生共同寫講義」。
在多元媒體學習的時代,教師可以在參考書之外,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選擇。我們需要與學生一同探索適合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整理筆記的能力」,讓每個人都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武功秘笈」。
一年多前,我曾寫過「用Coggle輕鬆學習音樂史」這篇文章,當時只是初步分享使用心得。近幾個月來,Coggle不僅新增了更多顏色和功能,也強化了介面效能。這次,我想進一步分享如何結合「教學」層面,讓師生共同運用這個工具。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 自己作筆記:用Coggle輕鬆學習音樂史
- 如何有效率做音樂史筆記:精彩免費講座
- MindNode心智圖軟體製作分享
Coggle的功能絕對能激發教師們產生新的教學創意,例如:
2. 師生共同書寫講義
如同前面提到的,如果講義是學生親自完成的,對於內容的「熟悉度」與「理解深度」必定大幅提升。不過教師必須陪伴學生一起完成,在初期更需要耐心引導書寫步驟。
- 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講義的共同作者,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
- 視覺化教學: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圖像思維,創造更生動的學習體驗
- 個人化學習歷程:每位學生都能建立獨特的知識架構圖
2. 師生共同書寫講義
如同前面提到的,如果講義是學生親自完成的,對於內容的「熟悉度」與「理解深度」必定大幅提升。不過教師必須陪伴學生一起完成,在初期更需要耐心引導書寫步驟。
實作範例:貝多芬心智圖
以音樂家貝多芬為例,我會先引導學生思考:在歷屆試題中,最常出現的「貝多芬關鍵字」是什麼?
讓我們來看看臺灣音樂班/系術科大考歷屆試題中出現的貝多芬相關內容。以下範例整理至2016年(105學年度),老師及考生們可以用相同方式持續更新、標記未來考題的關鍵字。
下列作曲家的作品與文學家之組合何者正確?
(1) 馬勒(G. Mahler)《大地之歌》─李清照
(2) 貝多芬(L. van Beethoven)《第九號交響曲》─席勒(J. C. F. von Schiller)
(3) 舒伯特(F. Schubert)《魔王》─海涅(C. J. H. Heine)
(4) 柴科夫斯基(P. I. Tchaikovsky)《羅密歐與茱麗葉》─康德(I. Kant)(105大聯)
演奏貝多芬(L. v. Beethoven) 第五號《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時,其總譜上標示之術語應為何?
(1)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2) Andante con moto
(3) Allegro con brio
(4) Presto。 (105北高聯)
下列哪一位作曲家創作的交響曲數量最多?
(1) 貝多芬(L. v. Beethoven,按:把貝多芬納入選項)
(2) 魏本(A. Webern)
(3) 莫札特(W. A. Mozart)
(4) 布拉姆斯(J. Brahms)(102大聯)
下列何者為貝多芬的 B 大調第七號鋼琴三重奏的標題?
(1)《田園》
(2)《大公》
(3)《皇帝》
(4)《英雄》。(102北高聯)
貝多芬(L. van Beethoven)的第五號交響曲第三樂章是以哪一種曲式寫成?
(1) 奏鳴曲式
(2) 三段式
(3) 變奏曲式
(4) 輪旋曲。 (102北高聯)
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度把單一音樂作品列為世界人類遺產,被列入的是下列哪一首樂曲?
(1) 貝多芬《合唱》交響曲
(2) 舒伯特《偉大》交響曲
(3) 德沃札克《新世界》交響曲
(4) 亨德密特《畫家馬蒂斯》交響曲。 (101北高聯)
小明前往國家音樂廳欣賞貝多芬之《皇帝》鋼琴協奏曲,請問小明應在何時鼓掌表示讚賞?
(1) 第一樂章後
(2) 第二樂章後
(3) 第三樂章後
(4) 第四樂章後。(101北高聯)
貝多芬之作品《給愛麗絲》(Für Elise)屬於下列哪一種曲式結構?
(1) 二段體(A-B)
(2) 三段體(A-B-A)
(3) 輪旋曲(A-B-A-C-A)
(4) 奏鳴曲式(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101北高聯)
下列對於貝多芬(L. van Beethoven)的敘述,何者有誤?
(1) 徹爾尼(Czerny)曾經拜其為師
(2) 率先在樂團中使用短笛與長號
(3) 發明節拍器
(4) 唯一的歌劇作品是《費黛里奧》。(99南高聯)
創作「田園」交響曲的是下列哪位作曲家?
(1) 貝多芬(L. v. Beethoven)
(2) 柴科夫斯基(P. Tchaikovsky)
(3) 巴赫(J. S. Bach)
(4) 布拉姆斯(J. Brahms)。(93學年大聯)
德國三B是指?
(1) 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
(2) 白遼士、白丁尼、布蘭德爾
(3) 布蘭登堡、巴赫、巴士田
(4) 貝多芬、帕海貝爾、比才。(91北高聯)
德國3B是指?
(1) 貝多芬、比才、布拉姆斯
(2) 巴哈、白遼士、比才
(3) 貝多芬、白遼士、巴哈
這個方式的重點不在於讓學生背誦多少內容,而是透過心智圖的整合,讓學習者掌握該位音樂家的核心關鍵字,並以清楚的圖表呈現。
師生共創的操作方式: 教師利用「共同邀請」功能邀請學生協同編輯,學生整理資料後,教師再檢視圖表編輯是否妥當。如此一來,學生「獨一無二」的講義就完成了!
3. 獨特講義,美感與清晰並重
相較於傳統的文字密集型資料(如New Grove音樂字典的截圖),圖表化的呈現確實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每個階段的學習者都有不同的資料閱讀習慣,有些人可能更偏好文字閱讀。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協調非常重要。
4. 心智圖需要時間架構
許多學生在初期無法立即將所有資訊整理成簡潔的圖表,也難以快速思考其中的邏輯架構。有些學生選擇持續「從頭到尾畫重點」,有些則告訴我:「背就好,不要想太複雜」。 這讓我感受到,「學習法的運用」絕對需要陪伴學生慢慢培養。同時,只要願意多嘗試,每個人都能開發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秘笈與技巧」。
5. 圖片結合更方便
除了文字運用外,建立「圖解」的心智圖製作也相當實用!希望這些分享能為大家的音樂史學習帶來新的啟發。若有任何音樂班升學需求,歡迎聯繫馮老師,我們一起探索多元的音樂史學習法。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馮天彥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馮天彥音樂分享平台
圖片出處來源:圖片為Coggle軟體繪製,馮天彥版權所有
貝多芬圖像與文字,新葛洛夫字典畫面截圖Joseph Kerman, et al. "Beethoven, Ludwig va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August 15, 2016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0026.
資料來源網址:Coggle,https://coggle.it/
資料引用日期:2016/08/15
3. 獨特講義,美感與清晰並重
相較於傳統的文字密集型資料(如New Grove音樂字典的截圖),圖表化的呈現確實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每個階段的學習者都有不同的資料閱讀習慣,有些人可能更偏好文字閱讀。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協調非常重要。
4. 心智圖需要時間架構
許多學生在初期無法立即將所有資訊整理成簡潔的圖表,也難以快速思考其中的邏輯架構。有些學生選擇持續「從頭到尾畫重點」,有些則告訴我:「背就好,不要想太複雜」。 這讓我感受到,「學習法的運用」絕對需要陪伴學生慢慢培養。同時,只要願意多嘗試,每個人都能開發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秘笈與技巧」。
5. 圖片結合更方便
除了文字運用外,建立「圖解」的心智圖製作也相當實用!希望這些分享能為大家的音樂史學習帶來新的啟發。若有任何音樂班升學需求,歡迎聯繫馮老師,我們一起探索多元的音樂史學習法。
文章、資料出處作者:馮天彥
文章、資料出處來源:馮天彥音樂分享平台
圖片出處來源:圖片為Coggle軟體繪製,馮天彥版權所有
貝多芬圖像與文字,新葛洛夫字典畫面截圖Joseph Kerman, et al. "Beethoven, Ludwig va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August 15, 2016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0026.
資料來源網址:Coggle,https://coggle.it/
資料引用日期:2016/08/15
留言
張貼留言